查看原文
其他

杨小彦:为什么很多孩子学画画会中途放弃

ARTDBG 打边鼓 2022-12-04




上周我们尝试付费阅读,仅有15位读者付费,但他们付费(6元钱)后,优先读到了这篇文章。

我们觉得这篇文章非常值得一读,尤其是对于很多被这个问题困扰的家长,他们到底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在绘画过程当中的“素描成见”和“半途而废”的问题,这篇文章给出了清晰且准确的解答。所以在付费发布一周后,我们再次将这篇文章免费推荐给大家。

——《打边鼓》编者





学艺术首先要打破的一个成见

对于那些完全没有任何艺术背景的人而言,他们认为学画画的基础就是要学好素描,就好像学好数学才能学理工科那样。而判断素描的唯一标准就是一定要画得像,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。但是他们不明白,其实很多心理学的研究都讲到了这一点:一般人对于画画的判断,就是“像”与“不像”,这是一个流行的观点,人一定会被流行的观点所左右。
 
在讲这件事之前,我要先讲一个在传播学中流行的看法,1922年美国著名的报人李普曼提出:因为人的个人经历、知识有限,所以他们所知道的世界上的绝大部分知识都是道听途说来的,以至于造成一个巨大的成见库,而人们基本上就生活在成见库之中。同时,又因为人的本能会对未知的事物和未来有所期盼、有所估计,所以绝大部分的人都是用成见来虚构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。

其实,画画也一样,画画就是画素描,为什么要画素描?因为素描是基础;那怎么判断素描?就是要画得像。有一次,我碰到一个朋友,他跟我说:“唉,我女儿在读高中,她的功课太多了,所以没有时间学画画,但是她画得很好。”她如何画得好呢?我问道。他说:“她初中的时候,素描画的杯子画得很像。”我就笑了。我们的概念就是杯子画得很像,所以素描就画得好,其实这之间没有什么关系。但当你跟一般人讨论这个问题时,却存在很大的困难。一般人认为的画画,就是要画得像那个东西,因为没有其他的衡量标准,所以你怎么和他解释都没用。画画不像数学,数学通常会建立一个目标,比如升级和考试,但是画画没有这样的目标,所以判断它的唯一一个标准就变成到底“像”还是“不像”。
 
虽然“素描是美术的基础”是一个流行的观点,但却没有人追究这究竟是怎么来的。很多人认为带孩子去参加那些“乱涂乱画”的课程,都只是玩玩而已,而学习素描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。因此,家长会觉得我花钱带孩子来玩,这有什么意思?我的目的是要来学东西的。对于普通人而言,学的东西一定是可测量的、有评判标准的。那么,对于美术来讲,就是要画得像,就是要画素描;对于音乐来讲,就是钢琴考级,否则家长会觉得花了钱,却没有见到孩子在这方面取得进步。

尽管家长最不能接受:游戏是人生的一种重要的方式。但是在孩子的少儿时代,甚至在孩子成年以后,游戏一直作为一种很重要地介入社会的方式。只不过家长不肯承认罢了,他们不承认是因为固执的成见在起作用:一方面,他们承认自己不懂美术;另一方面,本质上他们是在抗拒,因为他们认为无论懂或不懂,画得像就是好,画得不像就是不好。
 
家长不能接受一个简单的道理:很多孩子会画画,但千万不要觉得他们是天才。绝大部分的孩子,在两岁左右会进入一个涂抹的阶段,这时候他们很喜欢涂抹。很重要的一个现象是,孩子会拿着笔在家里消耗纸张,他们画几笔就会把纸扔掉,有时会用到50、60甚至70张纸,这时候家长会觉得我的孩子很有绘画天份。后来我问家长,孩子在家里是不是消耗很多纸?他说,是的。我说你不明白一个道理:孩子每扔掉一张纸就是一个小的挫折,因为他觉得自己画出来的东西不像他所看到的,而孩子眼里所看到的东西和要把他所看到的东西画下来,其实是两回事。不过大人和孩子都不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孩子就会扔纸。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,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,就是我们看到一件事或一个物体和把它画出来是两回事。
 
学画画其实是一个参与的过程,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训练就是希望孩子,第一个,不要浪费纸;第二个,就是要把涂抹的兴趣维持下去。因为每扔掉一张纸就多一个挫折,我们能不能让孩子不要扔纸,而是维持他的兴趣,作为入门的一个诉求。



家长要不断地和孩子说:“你不一定要画得像”

我们可以告诉孩子,你不用画得像它,你所看到的猫不用画得像那只老虎。我们也可以用很简单的符号去代表一样东西:当你告诉孩子这是鱼,然后画一个简单的符号;那是猫,又画一个简单的符号,孩子是会接受的。比如说,你在纸上画一条线,然后告诉孩子这是地平线,他会意识到这条线是地平线。但是如果你不告诉他,他是不会接受的,因为孩子在两、三岁的时候,他们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生成的那条线就是地平线。又比如,如果你要孩子画日出,他画的太阳一定是在纸角,其实他是对的,太阳是从天边出来的,而天边在纸上的位置就是在纸角,于是你说不对,太阳应该从中间出来。在你多次的引导下,当孩子下次再画太阳出来时,他就会把太阳画在中间。

虽然这些是很简单的符号,但实际上孩子是需要大人的引导的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不断地把很简单的概念告诉给孩子:直线就是地平线、曲线就是山峰,扭来扭去的就是河流。所以你一定要明白,维持孩子涂抹的兴趣,减少他在这个过程中的挫折感,才能使他的智力成长和涂抹兴趣与时俱进。同时你也要明白,这不仅仅是在画画,更是一种对心理素质的训练。首先,在这个过程中,你要放得开,要不断地和孩子说:“你不一定要画得像”。因为“画得像”这个目标,对于一个智力未成长到成熟阶段、未经历过这样一个训练过程的孩子来说是达无法达到的。而当你把一个达不到的目标强行加到一个孩子的身上,并且他达不到这个目标是有先天原因时,这个挫折就会变得很要紧。

绝大部分的人,在他成熟以后是不敢画画的。他拿起笔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敢画,这个就是从小被教画画要“画得像”所累积的一个挫折的结果。一旦这个心理障碍解决不了,他一辈子也不敢画画。很多人问我,他为什么不会画画?我说:“你不会画画是因为你认为你不会,其实你应该是会画画的,凭什么不会?”杨老师你这是狡辩,他说道。我说:“是真的,只是你自己认为你不会画画。画画没有既定的标准,它是一种畅快的表现,在你的线条画得很流畅的时候,它可以表达出你的心情。但你为什么不敢表达?因为你觉得流畅的线条根本不算什么。一旦你摆脱了画画就是要‘画得像’这件事,并且能够把心态、情绪联系起来的时候,你就会获得一种自由感。”
 
因此,所有学画画的人,首先,他们必须要在成熟之后才能学画画。按照心理学的判断,就是一定要在12、13岁以后,他们自发地提出写实的诉求时,我们才可以开始给他们讲一些步骤。同时,所有画画的人都明白,当他们正在学习写实画时,实际上他们接受的是一些原则。这就是说,我们没有可能在你不理解任何一点画法的时候,就让你跑去画画。如果你对画画没有任何概念,我就带你去写生,你会不知道怎么办。所以在写生之前,你一定要知道怎么画树、画山,怎么进行构图,这些都是从前人那里学来的经验,都会有一套规律。当你掌握了这套规律以后,你走到大自然里,看着山,就会想起山是怎么画的;看着树,就会理解原来树是这样画出来的。

其实,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,但是当家长不明白这个过程而又心急,并且受到一些流行看法的影响时,他们就会逼孩子去学习素描。他们忘记了,绝大部分的孩子,当他们过早地进入所谓的写实,或者一定要以“画得像”作为目标的时候,百分之80、90甚至更多的孩子,在他们的少年时代所收获的就只有挫折,所以大部分的孩子最后都是放弃的。

实质上,不管是孩子学艺术,还是成年人学艺术,问题都是一样的。最关键的问题就是,如何让你的兴趣得到延续。也就是说,要想方设法把挫折放下来,这就是老师的功劳了,但绝大部分老师却不明白这个道理,其实他们传授的也只是经验而已。就像很多教画画的老师,教的就是自己在学画画的过程中的经验。一旦他们获得了这个经验,就一辈子都不会改变,而且很少人会深究获得经验的过程以及其蕴含的道理。不过,很多时候,他们学习到的是错误的经验。我之所以能这样讲,是因为我除了在画画之外,还做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研究,这样我才明白了这个关系。所以,我建议如果家长要孩子去学画画,主要还是维持一个涂抹的兴趣,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一种参与感和兴奋感,千万不要过早、过高,或者过于狭隘地把是否“画得像”作为一个目标;千万不要把画画理解成就是画素描,而又马上把画素描理解成为画苹果、画静物、画花瓶……
 


静物素描包括三个简单的目标:透视,明暗和质感

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道理,所谓的素描,就是在一个平面上,准确地描绘出一个物体。这是一件类似于数学,充满着抽象公式的事情。实际上,静物素描包括三个简单的目标:第一个目标是,能够在一个平面上准确地把一个形体画出来,这里会涉及到透视;第二个目标是明暗系统,当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时,会造成明暗上、光线下的差别,所谓的立体,就跟光线有关;第三个目标就是质感。所以我很不理解,为什么在中国静物素描会成为画画的基础。你一定要明白,如果你想要把这三个目标弄清楚,但是当你的训练还没达到一定程度,你的智力还没发展到一定阶段,并且你对抽象认识也还没达到一定深度的时候,你是无法同时实行这三个目标的,尤其是质感。
 
本质上,这些目标的背后存在着抽象的因素。像是第一个目标,在一个平面上画画,譬如说,要把一个杯子的深度画出来,这就跟透视有关。很简单的一个杯子,上下各有一个圆形,当两个圆形出现在同一平面时,如何让它们互相配合,这就涉及到焦点透视。也就是说,上下的两个圆形要按照透视的规律画出来。画杯子很简单,但如果是画辆汽车呢?很多人一画到汽车就不行了,因为他觉得画汽车很复杂,那如果是画建筑就更不用说了,然而这只是第一个目标。

第二个目标是要把所有的物体都置于光线之下,这不是我说的,这是源于西方写实的素描概念。但是要研究光源,就要研究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的明暗系统,这个也是需要经过训练的。明与暗在西方美术史的语汇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,它本身也是经过多年地探索,慢慢形成的一个明暗系统。所谓明暗的五个面,则包括受光、背光、反光、高光,还有明暗交界。想要准确地表达这个系统,就必须要弄清楚它本身是不是就是一个抽象的系统,这实际上就需要我们把概念一个一个地搞清楚。
 
然而,最难解决的其实是质感。严格来说,质感跟高光有关系。高光在西方美术史里,比如,17世纪荷兰非常重要的画家维米尔,艺术史家通过对他的作品进行分析,他们认为维米尔在画画的时候并不是用肉眼来观看对象,而是通过一个透镜。因为他们在维米尔的画面中,发现了在今天只有通过镜头摄取才能出现的东西,比如高光,就是维米尔所画的明暗交界带有光点,但是这些光点是用肉眼看不到的。因此,美术史界基本认定了,维米尔画画是通过一组凹凸透镜来观看对象的,所以他画出了光点,这就是质感。质感又与高光有关系,高光在美术史上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。如果你不明白高光,或者不明白高光的含义,你是画不出质感的,所以这哪能算是基础训练?这本身就需要通过抽象理解,以及相当深度的单独课题来学习。但这在中国却变成了基础训练,而且基础训练一开始,就是画静物、水果、水杯、瓦罐、花瓶、桌布……
 
当训练者对着物体临摹时,虽然他可以把对象临摹得很像,但是如果要求他画其他东西或者换个角度画,他就画不出来了。因为他的训练是在画照片,而画照片最大的问题就是照片经过了摄影的处理,摄影把焦点、明暗、色调都处理好了。所以现在中国开始用电脑改美术考卷,但是用电脑改考卷就看不到真相了,电脑会把不协调的画变成协调的。
 
我们为什么要看着实物画而不是看着照片画?是因为我们要通过眼睛来处理上面所提到的问题。那为什么还要让训练者不断地去临摹,去画一张照片或是画一个物体的样式?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学到一套画法。严格来说,他画的不是对象而是一套画法。最后即使他熟悉了这一套画法,但是当对象不存在的时候,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去画,也无法把这套画法套到其他的地方。简单来说,就好像我们使用手机,如果你用习惯了安卓系统,那要是换成苹果系统你就会很辛苦,因为操作系统会左右你。当你习惯了这个操作系统的逻辑,要你换另一套系统是很难的,一旦换了一套系统你就会很难习惯。
 
其实,照片或是电脑的处理就是一个操作系统处理的结果,这个结果取代了你的判断。如果你通过这个操作系统来学习,当你习惯了这个操作系统以后,你就变换不了另外一个系统。而我们希望的深入学习是,更加了解构成这个操作系统背后的逻辑。但是现在很少人会这么做,何况我们的教育已经推向这样的状态。
 


我很担心中国的孩子,他们并没有意识得到学艺术真正的难度


至于说很多孩子要出国读艺术,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。起码我知道,因为我们是从美院出来的,美院有很多美二代,甚至美三代,但实际上我所知道的很多美院的“美二代”,有一半以上是因为其他学科不好,所以才学画画的。我这样说是危险的,我不是为了让大家觉得是因为其他学科学不好才去学画画,其实学艺术是很难的。

我认为学艺术花的时间实际上比其他学科花的时间要长。不过有些家长认为,艺术好像是可以创造的、没有标准的、容易一点的,他们觉得艺术这样也行,那样也行,所以就让孩子去学艺术。但首先他们必须明确一个事实,美院里有三分之二的老师都不画画了。艺术这个事情是需要才能的,所以学艺术要学得好,我认为是很难得。但是,一般人认为学艺术比学数理化好,去皇家艺术学院、芝加哥美术学院考创意、考创造性,还可以找老师辅导画出几个作品。那么问题来了,这个作品到底是你的,还是老师的?我们现在都提出了疑问。其实是老师帮你做的,但对于那些教授来说,可能还没来得及判断这些事情。何况,艺术本身的的确确不是按1+1=2的准确标准来的,它更要看你的创意和感受。
 
我经常认为,甚至有个极端的看法就是,真正学艺术的人或者真正做艺术的人是天才来的,我并不是在宣扬天才论。而是我认为如果你不顾一切,包括现实生活的需求,你不能抑制自己冲动的内心而一定要做艺术,那我觉得你就应该学艺术。但如果是一个外加的动力,让你认为艺术好像容易点、好混点,那你就别读艺术,这是没有用的。我经常和我儿子讨论这个问题,我也是这么说的,我认为你不能学艺术,而你死活都要学,OK,证明你有动力,但千万不能变成是我告诉你,一定要学艺术啊,学艺术有多么好啊,容易过关一点啊,那就完蛋了。

我很担心中国的孩子,他们确实很聪明,但他们并不能意识得到艺术真正的难度。反而,他们会很快地领悟到艺术好像可以很容易搞定。所谓创意,就是没有标准的时候可以自由发挥,所以他们就会认为艺术很容易,实际上这是不是一种逃避?我不知道,但我很怀疑。
 
 
本文根据龙邃洋和杨小彦的对话整理而成,《打边鼓》获得授权首发。


杨小彦

中山大学传播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广州美院人文学院客座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四川美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





杨小彦:学艺术如果不问自己这个问题,学了也是白学


杨小彦:学艺术,要不要让孩子考级?


杨小彦:父母如何看自己孩子的画



文章版权归深圳市打边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,违者必究。转载、合作及广告投放请联系我们。电话:0755-86549157;邮箱:info@artdbl.com;微信:dabinlou2018。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